
在香港好像就是一直吃吃吃,下午吃了金記茶餐廳又吃了聰嫂甜品,輪到晚上重頭戲-大排檔初體驗!我在台灣平時就愛吃熱炒,更是不可以錯過香港的快炒文化,興沖沖地follow香港地陪來到了奇妙的大樓「市政大廈渣華道熟食中心」,其實就有點像是傳統市場的一個所在地。
搭電梯前往2F(緊張緊張,刺激刺激),嗯不要懷疑,這個男子就是好友本人的背影。
這種local的場景讓我很興奮,好像自己融入港式文化一樣!
好友說最有名的其實是「東寶」,我們用餐當晚是週六,客滿訂不到,好友就訂了「店小二」。聽說其實一個是爸爸,一個是兒子,所以菜色基本上是一樣的。這個匾額的左下角確實也刻了「東寶」二字。
這裡也有來自「東寶」的祝賀。
好友說在香港大排檔,啤酒是用碗來喝的,當天我們三人之中,只有我身體狀況允許,但沒人陪喝的情況下就作罷。冰箱內確實有冰鎮的碗等著serve啤酒。
好友說 cream soda 是香港名產,我也點了一罐來喝,味道很像creamy, 濃稠版的彈珠汽水,帶有一點哈密瓜口味,滿好喝的。
在香港,桌上的茶是用來沖洗餐具用的,店家附上一個銀色的小臉盆,盛裝倒出來的茶水。
我把好姐妹沖洗的過程錄下來:
〖椒鹽九肚魚〗超級好吃!但炸魚一定要趁熱吃,冷了味道欠佳~
由於整餐都是地陪點菜,我完全不知道菜名,無法詳細記錄(囧) (後記:地陪讀完以後主動丟我菜名XDDD 我來更新)
〖招牌風沙雞〗從來不知道檸檬汁可以這麼搭烤雞(?),好好食(請以粵語發音)~
〖鹹魚蒸肉餅〗聽說這道是招牌,把麵包切開,將肉塊夾進去,真的很好吃(我好詞窮),那肉塊吃起來跟想像的味道不同,只能說非常鮮嫩多汁,彈性恰到好處。
〖荷葉飯〗這份量多到最後打包讓地陪回家加菜~
〖通菜〗好像叫做空菜還通菜的(?),以豆腐乳料理,很特別的做法,第一次吃到。
後記:地陪表示「港式空心菜叫通菜, 洞比台灣空心菜大聽說因為是水種的不是土種的」(長知識)
總結心得:這餐我吃得非常開心,大學畢業後很難得是只有我們三個人相聚的狀態,通常都會有人攜伴,所以這次的深度聊天之旅大快人心。接下來好友搬去芝加哥,好姐妹可能也會有新的人生計劃,單純只有我們這三人的組合此生大概很難再有下次了。
是說店小二老闆人非常nice,買單的時候跟好友落了台語,我們以為他是福建人,他說他是香港出生的台灣人(?)總之他說聽得出來我們口音是台灣人,還特別贈與私人名片,說未來去吃直接打給他訂位,人超好的啦~
另外好友說若待到再晚一點,大排檔會開始放電音,下次如果再去,會想要體驗看看『用碗喝酒』以及『電音配飯』,感覺嗨到不行!
當天遇到香港颱風,吃飽飯出來發現外面刮大風,有些招牌被風吹得搖啊搖,其實有點可怕,幸好店小二距離我們住的ibis只要五分鐘腳程,回到飯店後發現玻璃門被膠帶貼了一個大叉叉,瞬間有回到台灣的錯覺(笑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