寫給自己,那些健身教我的事

去年,為了結婚當天能以最佳體態穿上婚紗,人生第一次報名私人教練課程,並且為了壓低堂數費用,一報就是 48 堂課,從五月開始,以每週兩次的頻率乖乖向健身中心報到。

從小就是體育吊車尾,缺發運動天分,能堅持上完 48 堂課並從中得到些許成就感,其中的淚水與汗水不為人道,這篇就送給自己,紀念那些健身教我的事。

#1 放手教給專業

過去也曾經減肥成功,靠的是年輕時的新陳代謝與跳繩,也因此一直認為運動不需要花錢。直到年紀漸長,開始明白術業有專攻,健身教練的價值在於 know-how ,重訓新手若是沒有在起跑點上被灌輸正確觀念,很有可能一步錯步步錯,最後導致運動傷害,所以放手交給專業很重要。我的教練是 Grace ,謝謝她這 48 堂課的督促,讓我對重訓不再懼怕。

IMG_0483.JPG

 

#2 沒有一步登天,熬過去就是你的

核心肌群無力是我最大的弱點,每次訓練腹部都令我痛不欲生,有好幾次在動作與動作之間,腹部肌肉的糾結與痠痛讓我想哭到直接放棄,此時 Grace 就會說:「動作可以慢,但是不能停。」是的,不論做什麼事情都是,必須堅持堅持再堅持,不要急著完成,但是不能放棄。

私人教練課程初期,同時與朋友報名了其他教室的團課。某次,團課來了新的替補教練,在他眼中,我在班上「表現不錯」,可以持續平板式 30 秒,當下訝異極了,原來我也有這一天!雖然團課不過八位學生,但從「吊車尾」變成「表現不錯」,對我這種核心肉腳來說,非常具有激勵作用。原來,熬過去我也可以擺脫最後一名的命運。

 

#3 將挫折轉成動力

說真的,要定期面對自己不擅長的事物不容易,在熟悉領域一直是受人稱讚的角色,怎麼來到重訓界如此力不從心?明明大腦已經下達教練口中的指令,吩咐肌肉按照指示活動,但是姿勢就是不到位,甚至因此想要偷懶放棄。此時教練也不會客氣,口氣嚴厲,明白告知,想要進步就必須再努力,否則只會原地停留。即使挫折,唯有拿出更多的勇氣,更加賣力嘗試,才能克服。

IMG_0475.JPG

 

#4 沒有絕對的成功,最大競爭對手是昨天的自己

對我來說,健身這條路上沒有絕對的成功。雖然放眼健身房,四周不乏線條凹凸有致的正妹,但是每個人先天條件不同,起跑點也不同,或許人家已經重訓五年,而我才剛起步。所以回過頭來,比較對象不是別人,而是昨天的自己,只要比之前進步,那便是成功了。好比我初吊單槓,一組可能只做六下,下次提升到十下,便足矣。

IMG_0474

 

#5 不要被數字綁架

體重是最直接量化運動效果的參考值,但是體重越輕並不代表體態越好。教練界非常喜歡用相同身高體重的「林書豪 vs. 連勝文」來做比喻,雖然實際上連勝文體重超過林書豪,但是這故事是要告訴大家,肌肉重量的重要性大於整體體重,不要光在意體重計上的數字,而是將重點擺在體脂與肌肉的變化。

IMG_0476 (3).JPG

 

#6 享受痠痛

開始重訓前,常聽人家說,健身會上癮,一陣子肌肉不再痠痛後會想念那種感覺,當時我只覺得這種感受肯定與我無關。果然經過一陣子重訓後,才明白那種肌肉痠痛拉扯帶來的心理作用,有一種「我又進步了」的痛爽感。痠痛淡去後,感到肌肉比之前更有力,下一次重量又能增加,扣著「正向心理學」,這樣的回饋伴隨成就感,於是也漸漸懂得享受。

對「寫給自己,那些健身教我的事」的一則回應

  1. 讀完真是給你拍拍手!!充滿了正能量的一篇文章!跟我以前狂做hot yoga  那段時間的心態很像 …  發現古人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還真沒有在唬爛!加油!希望可以繼續!我也要開始workout了 …  仗著剛生產完的理由已經越來越不成立了 … keep up the good work tinetine!

    1. 真是奇怪,整整一個月前的comment怎麼沒收到系統通知?!Thanks for reading 這篇低調的筆記!當時真是充滿了各種挫折啊~~~anyways, 看看這篇正面筆記,再看看又鬆回來的核心,我也沒有藉口了XD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